您的位置: 首页 >卫生保健>疾病预防>详细内容

疾病预防

秋季传染病预防小贴士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10-08 12:36:1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秋季气温变化无常,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,适应能力差,免疫力弱,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。因此,幼儿园及家长更应做好各项保健预防措施,呵护孩子健康成长。

1.流行性感冒

主要症状:发热、头痛、肌痛、乏力,鼻炎、咽痛和咳嗽。可有胃肠不适。流感流行进展迅速,传播广泛,婴幼儿,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感染,同时流感属于病毒性感染,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。

预防措施: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,注意保暖。增加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。多饮水、多吃水果,适当补充维生素C。注意通风,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,每次半小时以上。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。注意幼儿个人卫生,要勤洗手。

2.支原体肺炎

主要症状:以发热、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,可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耳痛等,发热以中高热为主,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。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,干咳少痰,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,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,以婴幼儿多见。

预防措施:少给孩子吃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糖的食物,多吃多汁的水果,少吃反季的水果,更不要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注意室内通风,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。合理膳食,保障睡眠、保持运动,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和生活习惯,增强免疫力并提高体质。

3.诺如病毒性肠胃炎

主要症状:腹泻、呕吐、反胃、恶心和胃痛,其他包括发热、头痛和全身酸痛等。多数患者发病后1-3天即可康复。诺如病毒传染性强,所有人群均易感染。

传播途径: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;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;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;污染的手、物体和用具。

预防措施:注意孩子的卫生,监督孩子勤洗手。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,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。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,杜绝传染渠道,不把病毒带给孩子。孩子一旦不舒服,立刻就诊,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。

4.手足口病

主要症状: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

预防措施:外出回到家,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,尤其是成人,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,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,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。切记,千万不要跟小朋友嘴对嘴亲亲哦,这样非常容易传染病毒。勤通风,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对小朋友经常接触的毛巾、水杯、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、晾晒、消毒。

5.结核病

主要症状:肺结核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,痰中带血,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、夜间盗汗、午后发热、胸痛、疲乏无力、体重减轻、呼吸困难等。咳嗽咳痰两周或痰中带血可能得了肺结核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
传播途径:肺结核病人咳嗽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形成的飞沫,肺结核病人的痰干燥后附在尘埃上,随风传播。肺结核病人食用过的食物或用过的餐具,如未经消毒,则可能成为传染源。患结核病的孕妇通过血液向胎儿供应营养物质的同时,潜入血液的结核病菌也一起进入胎儿体内。

预防措施:管理传染源。切断传播途径。保护易感人群。加强体育锻炼。

 

温馨提示:生活习惯好,换季少生病。

健康饮食,不喝凉水:五谷杂粮、蔬菜水果、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,只有合理搭配饮食,不挑食偏食,营养均衡,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。

注意卫生,勤洗手: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,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。

保证充足的睡眠:常言道“春困秋乏”,秋天里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,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。在居家的生活中,孩子的作息应与在幼儿园时差不多,做到早睡早起,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,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,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。

积极开展体育运动:生命在于运动,想要少生病,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。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,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。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